19 世纪,法国历史学家亚历克斯·托克维尔写到:“每个世代都是一群新人类”。Z 世代——数字原住民,通过更多元化的自我表达与艺术创作,诠释着属于他们的想法与创意。 2020年5月-7月,OPPO 校园与清华大学中意创新基地共同筹办了第二届 Renovators 全球青年创作计划,发掘 Z 世代艺术家,让因疫情而无法返校的全球的艺术青年在线上汇聚,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沉淀这段时间的思考。
Renovators 全球青年创作计划自 2019 年起已成功举办两届,本届大赛选题更为丰富和多元,着重于挖掘学生在艺术创作和跨界思维的能力,并助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在 OPPO 校园、K11 和参与 Renovators 项目的优秀青年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OPPO 校园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 Artists of Gen Z 得以从雏形到如今的面世。
10 月 23 日,由 OPPO 校园和广州 K11 联合举办的“Artists of Gen Z”开幕沙龙在广州K11 言几又书店拉开帷幕。六位 Z 世代艺术家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眼中 Z 世代艺术的特点:艺术一科技的结合以及对社会议题的关注。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
展览嘉宾张驰选择使用沉浸式音乐来诉说自己对于艺术与科技的看法,他的表演由一段轻缓的音乐开始,透过他身后的大屏,观众能看到那成千上万的虚拟粒子如同有灵魂一般跟随着音乐舞动起来,时而聚合,时而飞散,当鼓点打出,粒子如同有了智慧一样整齐地排列成操纵者想要的图形。现场的观众也跟随着音乐的鼓点和粒子有序的运动,沉浸于这场表演之中。
在屏幕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起初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仅仅觉得像是某种物品的雏形。随着时间的递进,这个图形逐渐发生了变化,一部分长出了类似触角的东西,待一段时间过去后,这些“触角”逐渐变得锐利,而这个图形也似乎变得更有攻击性。它的制作者V^团队解释道,这是他们收集了新冠病毒的蔓延速度、感染方式等,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于病毒的形体作一个实时的模拟,而这种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在更多的艺术表达中,例如对于情绪的表达,便可以把一种无形的东西变为有形。
Z 世代艺术家对社会议题的关注
不仅停留在想象和虚拟的层面,青年艺术家们还立足于当下的现实世界,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就是年轻一代的艺术所蕴藏的思考力。
比如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曹瀚团队,面对网络时代爆炸性的社会舆论,创作了现场互动作品《浊》。
当观众进入这个由投影屏幕搭建成的通道当中时,会发现无数评论信息像弹幕一样从自己的身边划过,由少到多,由慢到快,最后演变成一股舆论瀑布。网络舆论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或许在穿越过这股电子瀑布之后,我们会产生不同于往常的感受。
除了社会问题,他们还看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由 V^ 艺术小组(吴天、胡馨、姚鹏飞)创作的《意识消融》,探讨的就是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大海、山脉、空中星河……自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模样总是无边无际、宽大广阔,而我们是如此渺小,渺小到当我们面对它时,所有多余的意识都瞬间消融,只剩下一片敬畏。
这是一个在现场和观众进行互动的作品,艺术小组采用了实时交互技术,让现场观众置身于雨、云、风雪、海底、风暴等不同的自然场景中,让现场观众通过体验,得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手感悟。
这些作品有的已然成熟,有的稍显青涩,但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诞生自 Z 世代艺术家之手,这些作品的魅力自然也让现场的艺术爱好者表示想要加入到新媒体艺术创作之中,但她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隐忧:目前有很多像她一样的人缺乏一个平台可以接触到这种艺术并且尝试去创作。对于这一点,OPPO 校园负责人梅力表示,OPPO 其实一直想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有自己的舞台,一直在做一些为年轻人提供平台,探索自己热爱,发布自己创造力的事情。OPPO 一直欢迎各方面有才华、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校园活动,并在其中展现自己的才能。其实,对于美的追求一直是 OPPO 的品牌目标之一,从第一款产品开始,OPPO 就追求把产品的美做到极致,我们渴望在艺术中寻找美,并在产品中播下美的种子。
在时代大力倡导“科技”与“艺术”的前提下
Renovators 全球青年创作计划
引领青年去探索未来、探索未知
Renovators 承载着一个美好的祝愿
那就是对未知的期待
我们很幸运在这个时代下
被包容去坚持做有趣的事
因此,我们更呼吁青年们不设限
去尽情想象、尽情创作、尽情热爱!
Renovators 全球青年创作计划不是一个单一的竞赛
而是一个由OPPO校园引导下可持续的青年发展社区
通过公共艺术等各种形式促进社会发展和融合
在硬币抛起还未落下的时候
我们都不知道会得到哪一面
但有一点我们相信
每个年轻创作者都有独特的力量
联结青年
连接世界
链接未来
Renovators,欢迎加入